烟草对中国发展的威胁
今年是第30个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主题是“烟草——对发展的威胁”。烟草控制已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有国家都可以从控烟中获益,尤其能保护其公民免受烟草使用的危害并减少其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除挽救生命和减少健康伤害外,全面控制烟草还可遏制烟草种植、加工、贸易和消费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经济增长,并对抗气候变化。
不仅政府,人们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做出努力,促进实现可持续的无烟世界。
“吸烟有害健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都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尽管烟盒上或大或小都标有危害健康的标识,但这依然不能阻止对抽烟欲罢不能的很多人。
为什么他们明知道对健康有害还要吸烟呢?或许人们对吸烟危害的理解还知之甚少。吸烟仅仅是影响健康吗?它到底还有哪些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前共同发表了一份突破性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真相。
这个名为《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损失》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探讨了烟草对于中国发展所造成的多重影响。报告指出,烟草消费在中国不仅造成大量人口过早死亡,从长远看,将造成无法承受的经济代价。报告建议中国提高烟草税,以及实行全国禁烟令。
谁在吸烟?烟草危害有多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消费了世界上多达44%的卷烟,高于日本、印尼等29个排在后面国家的总和。
报告显示,中国吸烟者平均每天吸22支烟。2015年,中国约有3.15亿吸烟者,比2010年增加了1500万。成人(15岁或以上)总体有约28%的吸烟者,多达2/3的男青年从年少时就开始吸烟,年轻女烟民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中国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2014年,时任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姚宏文也曾表示,烟草消费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
报告指出,烟草使用是中国非传染性疾病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烟草给中国公民的健康造成巨大损失,至少半数吸烟者可能会因吸烟而死亡。
上述报告强调,如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烟草相关疾病对未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据预测,到2030年,年死亡人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00万人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将增至每年300万人。
烟草使用还会殃及中国整体经济?
不可否认的是,烟草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以2015年为例,数据显示,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1.14万亿元,上缴财政总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20.2%。
而烟草之于经济,高利税背后真相是什么?在世卫组织的报告中指出,烟草使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2014年中国由于烟草使用而导致的经济总损失约为3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0倍。
这些损失包含哪些?报告指出,烟草使用导致的直接损失包括治疗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吸烟相关疾病的医疗卫生支出。间接损失则包括烟草相关疾病有关的费用,如交通费、营养费及烟草相关疾病造成的生产力损失等。此外,还包括吸烟相关疾病导致过早死亡带来的损失。
这些预计增加的损失,将导致多领域出现负溢出效应。除了会影响社会福利和卫生系统,还会对中国的经济和商业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如果不采取快速果断的行动,所产生的诸多压力会加剧全国不断增长的贫富差异。
控烟并不像烟草业所说的“会导致税收大幅下降”。如2015年中国财政部宣布增加卷烟消费税,同年,卷烟销量出现了近20年的首次同比下降,而政府税收则也较2014年有所增加,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究竟该如何控烟?
当前,包括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城市已经施行了全面的控烟条例,覆盖近11%的人口。然而,绝大多数公民在公共场所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针对烟草产生的不利影响,专家认为,立法是有效的控烟手段之一。
世卫组织的报告建议,应实施一部全面的全国无烟立法,即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100%无烟。此举除了可保护数亿人免受二手烟危害外,还可使中国男性吸烟者人数减少1300万,并可避免600万吸烟者过早死亡。
要在公共场所做到全面禁烟还是有难度的,全面禁烟需要有立法支撑,而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共识是控烟立法、执法的基础。
到底该如何控烟?“全面控烟”应是控需求和控供给双管齐下的控烟战略。在需求控制方面,应不断加大控制力度,扭转当前的烟草流行趋势。而在供给控制方面,应采取严格措施,对烟草产业的规模、投资、产量指标等进行严格限制,使其产业产值、利润、税收不断减少,安排就业人员转岗、转业、转型,并对烟草业垄断利润进行严格的、透明的政府管制。
在所有减少烟草需求的措施中,提高烟草税对吸烟率、烟草制品消费量和避免过早死亡人数影响最大。
“提高烟草税是减少烟草使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健康和其他基本项目带来大量收入,并最终惠及全人类。”
从长远看,降低吸烟率的最有效方法还需采取减少烟草需求的一揽子措施。如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持续扩大有关警示烟草使用危害的大众媒体宣传,采用至少覆盖烟盒包装50%的面积显示健康警示,扩大对现有吸烟者的戒烟服务等。
烟草对当今所有国家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还远远未能消除。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将主题定为“烟草——对发展的威胁”,如此看来,应对全球烟草危机,促进健康与发展,中国同许多国家一样,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爱国卫生委员会)